方丈 法語

佛法甘露

首頁 >

方丈法語


一切法因緣生,因緣滅。因緣生就是假名有,了知這因緣生的一切萬事萬物,都是假因緣條件和合而有的,看見自己的成就也是來自於這種種因緣的偶合,不單是個人可以主宰的。這是世間萬法的真相。能看見真相,就不會延伸四個我─我痴、我見、我愛、我慢了。
好比說,我是老師啦!如果沒有半個學生在座下,老師可以成立嗎?當然不行。那麼,我是「老師」這樣的存在,是因為有學生來求教,老師才成立的呀!是在有學生求教,如此依存條件下,「老師」這個概念才成立的。這就是因緣生而有,就是緣起法。

緣起相互依存
我們常常以為一個物體它可以自己定義自己,或是說我可以自己定義自己、我可以用自己的性質來主張我自己。但事實上從緣起法則、緣起現象的相互依存關係來看,真的就沒有這樣一個單一且獨立的本質存在。如同金剛經中說「菩薩非菩薩,是名菩薩」、「眾生非眾生,是名眾生」,告訴我們一切人事物,皆是緣起相互依存的現象。讓我們仔細探究看看:一位菩薩,他自己擁有菩薩的獨立性質來界定自己是為菩薩嗎?事實上我們仔細觀看這個菩薩現前的因緣,會了解到:菩薩之所以名為菩薩,是沒有辦法單獨從菩薩這一個概念裡面來定義菩薩。菩薩的意涵是什麼?他必然是慈悲喜捨的,必然是不執取自己,行持利他行為,必然是跟眾生相互依存的。若是沒有眾生的需求、沒有眾生希望他幫忙,也沒有菩薩的出現!所以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,絕然沒有辦法跟所謂的眾生完全分立的;菩薩是與眾生相互依存的,同時也沒有辦法跟這個世界完全分開,獨立地聲稱「我是個菩薩、我自己就可以成就為菩薩」。所以,「菩薩非菩薩,是名菩薩」。菩薩的存在,不是其自身單獨就可以說我就是菩薩,或用我自己可以存在的性質來定義菩薩。了解到這種跟整個世界是相互融攝的這種現象、實相時,我們才真正知道說菩薩原來是如此。如實了解菩薩,是在這樣動態互動的慈悲喜捨作為中所成就的。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執取的單一性質來定義菩薩的時候,我們就不會僵化在一個菩薩的思惟概念裡面;也就不會固化、執著概念式的菩薩,因為沒有一個單一可以成就菩薩的性質存在。

事實上,透過日常生活中每個事物的了解,也能看見諸法實相。好比說,從一個玻璃杯,就可以了解整個宇宙了。當我們說「玻璃水杯,是非玻璃水杯,是名玻璃水杯」,因為就杯子本身,我們無法從杯子找到一個單獨可以定義杯子的性質出來,杯子需要有矽的礦石、燒玻璃工人、火……等種種因緣具足才能被製造出來。這個杯子之所以成為杯子,它沒有一個單獨的性質可以來界定它是杯子,卻發現它涉及到與外在世界相互融攝,沒有辦法拿一條線把它切割說這是杯子,其他的外在世界跟杯子一點關連都沒有,你會發現完全是相互融攝的。它的概念還涉及到人們如何應用其功能;如果把這樣的玻璃杯拿來當做其他容器,其概念就隨之改變了。拿來插花它就變成花器,拿來當燭檯的燈罩就又不一樣了。所以它之所以叫做玻璃水杯,其存在的因緣跟這個世界相互融攝的關係,是這樣地緊密跟複雜。由此可知,「玻璃水杯,是非玻璃水杯,是名玻璃水杯」,就是說:它沒有一個固定、單獨的性質來說它是玻璃水杯。它的存在,是來自於非常多的緣起脈絡,相互依存所成就的。

若能如實見證與領悟到諸法實相的本質,也就是這個覺性的無我性(空寂性),那我們在觀照諸法的因緣變動當中,就能清朗地知道:這些都是諸法因緣生,那個「我」只是一個因緣條件聚合而起的相(或說假相),並不是一個實在(永恆不變)的東西,落實到現象的「此有故彼有」這樣具體的人事物中,來調整我們與諸法實相的互動,這樣子就能隨順善因緣地這樣子存活。如此一來,我們當能在世間尋得一個安身立命的一個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