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丈 法語

佛法甘露

首頁 >

方丈法語


六祖:「今生若遇頓教門,忽遇自性見世尊。
若欲修行覓作佛,不知何處擬求真?若能心中自見尊,有真即是成佛因;
不見自性外覓佛,起心總是大癡人。
頓教法門今已留,救度世人須自修;報汝當來學道者,不作此見大悠悠。」

解門、行門,或見地、修持,前者是法輪一轉,後者是二轉。一轉要依善知識教法,內正思惟,領悟諸法真實相,法洲法依;二轉則須自洲自依,不異洲不異依。

「法洲」是諸法運作的真理法則與運作中當下的人事物時地,有法則有真相有事實的軌跡。「自洲」是自己的五藴身心,色受想行識,「自依」依「法依」:
觀身如身,色藴
觀受如受,受藴
觀心如心,想藴
觀法如法,行藴
識藴在四藴活動之中,前識烙印主導當前色受想行的活動方向,並同步再次烙印,成為下次「四識住」因緣現行方向的主導。識是色受想行的影武者,色受想行是貪嗔癡活動的現場。

能觀之心是依法依之法性與依自依之覺心的法眼,所觀的身受心法就是照見:
色觸是否無明觸
受是否有苦樂執
想是否欲恚害想
行是否身口意清淨

「心中自見真」,照見自己的習氣在色受想行中浮沉,此是「真」,有病識感能力,沒有自我感覺良好。「遇自性見世尊」,佛、世尊是心清醒、清明、清淨的心境,內自覺聖境與聖智,圓滿無瑕之「真」,亦是「法洲法依,自洲自依」。

六祖的頓教門是直示諸法真相,令心悟入,回過頭來強調能領悟真相的即是「心中自見真,即是成佛因」。
所以我們自心照見法性,即是「遇自性」、「見(自心)世尊」,此見當下名為頓悟,且一見永見,知見不再退轉。但仍只是「成佛菩提因」的解門,仍須一步一腳印,行持「除淫即是淨性身」,除瞋除癡即是淨性身,「性使化身(五藴身心)行正道」,即法輪二轉,四念處、七覺支、八聖道的真修實證。
一轉破盲修瞎練,成就凡聖同居土,
二轉破說食不飽,成就方便有餘土、實報莊嚴土,
三轉證入常寂光淨土


「不見自性外覓佛,起心總是大癡人。頓教法門今已留,救度世人須自修。」
眾生不知何謂佛,而心中卻有自構而成的佛的概念,然後,尋尋覓覓忙找心中概念的佛。找不到不見佛,找到亦非佛,仍不見佛。

六祖教示「遇自性見世尊(佛)」、「心中自見真」、「真如自性是真佛」、「我心自有佛,自佛是真佛」、「汝等自心是佛,更莫狐疑!」
依六祖真意,我們「自心即是佛」,但若信了不知內涵究竟,就降質成信仰。如手指月,不見月卻依權威而堅信有月。
不知不見自心如何是佛,法輪一轉沒過關,何況法輪二轉的當下作佛,即見即行即淨的實踐道。

佛性是性,緣起性,恒如如;佛是心,清醒、清明、清淨的心。眾生心不識佛,只因心在迷、無明、愛著。依大乘佛法則為「空性慧」,慧心入諸法真相,與真理同在;「菩提心」,覺心在前,慧心在裡,鏡照一切內身心、外人事物時地,不偏不倚,不染不執;「大悲心」,慧心在裡,覺心在前,悲心(良善)在行,三心同入「真如自性是真佛。」

所以,佛不在外,覓外佛修行是外佛引發內佛,過程名為漸修,須依善知識、經教;內佛已顯,法洲已悟,法依已立,身心自洲習氣自己降伏,以法依之悟心法眼,照看自己的色受想行識的活動狀態,貪瞋癡習氣在此依因緣生起,六根入觸:
錯以身心為我,瞬生我見,愛喜自己的看法、見地,縁生意識型態。
不知身心境互動互依互生互存,生是因緣,滅亦因緣,離因緣的心是不覺、無明的心,是為根本無明,名之我痴。
我痴為根,我見為執,情緒、情意伴執跟隨,我愛、我慢心態顯。
所以,六祖才說「起心總是大痴人」,痴於不知當下的事實軌跡,不知事實來龍的因緣真相,不知來龍更不明去脈的後續發展,自然不知來龍去脈真理法則如何運作的面目。

「心中自見真,有真即是成佛因」,佛不在外,不在內,亦不在中間,是當下因緣生心,在六根入觸的淸醒、淸明、清淨,無常、無我、湼槃寂靜!


六祖末後遺言:
「但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無動無靜,無生無滅,無去無來,無是無非,無住無往。」
「吾滅度後,依此修行,如吾在日。若違吾教,縱吾在世,亦無有益。」復說偈曰:「兀兀不修善,騰騰不造惡,寂寂斷見聞,蕩蕩心無著。」

「識自本心」,心在明,無無明與愛著蓋覆,即識自本心。眾生未能識自本心,而以烙印的習氣心應待人事物,沒有能力分辨本心之明覺映照萬物,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現前,也沒有能力感受領悟自心活在慣性習氣的模式之中。不識本心,必不知習氣心,認出習氣心,當下洞察力、理解力明覺映照,本心現前。

「見自本性」,見諸法縁起性,即見自本性。內觀照見身心活動脈絡,其中無貪無瞋無痴,即「識自本心」。
然心不孤起,必仗緣生,所以,仗六根接觸六塵縁生六識,六識不偏不倚、了了分明(洞察理解)六塵,無染無執於六塵。內不著相,外必不染執,內若著相,必逐六塵心相。
「無動無靜,~,無住無往」,禪宗十四傳,龍樹菩薩則以八不表之:
不生不滅,不常不斷
不一不異,不來不去
兩位禪脈祖師皆是表達本心本性的真相與境。內自覺聖智是本心,內自覺聖境是湼槃寂靜,兩者皆示諸法本性空寂,在聖生而不生、淨而不淨,增而不增,聖智在前;
在凡滅而不滅、垢而不垢、減而不減,習氣心在纏!


六祖最後交代,復說偈曰:
「兀兀不修善,騰騰不造惡,寂寂斷見聞,蕩蕩心無著。」

這首偈提到識見本心本性之後的守護方法,如禪宗大師常用「保任」一語,或悟後不雜用心之類的表語。我們可以對照最初六祖向惠明開示偈:
「不思善,不思惡,哪個是本來面目」
可見,六祖開示的起點與終點的偈性內容本質並未改變。
以《心經》的表語則是「諸法空相」,「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,悟此空相中,一無所得之真相,為「般若波羅蜜多」。能悟的是我們的心,所悟的是諸法實相,我們的心亦是諸法之一。
心悟實相,心即入真相,瞬離幻象,活動在真相中,在真相中活動:
知法、悟法、見法、入法、得法,心與真理真相事實站在一起。
知法、悟法是法輪一轉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
見法、入法是法輪二轉,遠離自心幻象習氣,「度一切苦厄」
得法是法輪三轉,入穩「諸法空相」,「一無所得」。
「以無所得故,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湼槃。
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」。
心入法空性,照見一無所得。以一無所得,得般若法眼。以般若法眼,於修一切善,斷一切惡中,保任照護自身菩提心,任運騰騰,兀兀不動。無得無失,「無動無靜,無去無來,無是無非,無住無往」。

「兀兀不修善」是「眾善奉行」,修一切善,而不住著善相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
「騰騰不造惡」,是「諸惡莫作」,斷一切惡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
「寂寂斷見聞,蕩蕩心無著」是在修一切善,斷一切惡的活動境界中「自淨其意」,心在因緣果的真相之中,無是非對立,知是的因緣果,知非的因緣果,而「斷」是對立於非的「見聞」,心在空相中,如大圓鏡智,映照世間一切是非,不染一切是非,和諧一切是非,是為「寂寂斷見聞,蕩蕩心無著」,如二十億耳尊者所示:「常接觸六塵,心堅住不動」。
千萬不要誤解「不修善」,「斷見聞」是「菩提心」。


佛陀教法是透過世間的因果:(身心)苦及苦集,
及出世間的因果:(身心)苦滅及苦滅之道,
以苦集滅道四聖諦來徹底通達了知諸法的真相,身心的本質究竟。以此軌跡而「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」。

以現實的五藴身心現象來觀察其中的來源、變化、作用、及関係,由現象法相的流變與作用,理解意會領悟其中的此與彼的因緣関係,法相的本質本性,而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。

以對色受想行識及人事物時地現象的觀照、觀察相較於用語言文字概念在大腦中的推理構思,很顯然,前者是直接感受,後者可能會是概念中的概念!

所以,閱讀《六祖壇經》應避免在文字上的推敲,而是回到生命活動的色受想行識來驗證: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活動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脈絡関係,此為四念住的初階。從事實中發現関係,從關係中照見因緣果,從因緣果中感悟其無常、無我、空寂的本質,而進入法輪二轉:
從領悟色的本質而離對色的愛染追逐
乃至從領悟受、想、行、識的無常、無我、空寂的本質而遠離對受想行識的愛喜執著。以此而「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」是為法輪一轉的成就,轉入二轉即是遠離對色受想行識的慣性愛喜,遠離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相的染著追逐:
見味、知患、離味。
這是四念住高階的真修實踐。初階對苦集滅道觀察成就對諸法真相的「正知」,六識心在味而知味,是正知跟得上慣性習氣的味心,而以心見心,以心知心,有止有觀,所以稱為「念住」,其中跟得上為正念,正念才可照見習氣心,故必含有正知。
習氣心不見習氣心,無知不知無知,能知無知者,必有正知照見無知。所以照見習氣心必是正念正知現前,降伏習氣是正念正知正精進現前。
味患離是二轉法輪,高階的四念住,真修實練的止觀功夫:
見味:觀照的心跟得上色受想行識活動現場,慣性習氣如實見,知迷。
知患:一轉的正知緊伴見味的心,轉迷成悟。
離味:正精進,転習染心還清淨心。回歸本心、本性的無常、無我、空寂。
「兀兀不修善,騰騰不作惡。寂寂斷見聞,蕩蕩心無著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