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丈 法語

法義留言

首頁 >

方丈法語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23-09-27 | 已閱讀數(111)

112.09見緣起即見佛-八正道01

〈生活在正知正見的行持中〉

佛法的四聖諦: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,是要我們深入自己內心,探究出讓自己痛苦的根源,明瞭後以正確的方法消滅它,並且依循正道過生活,如此便能真正感受到內心的安泰與自由。

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拔除痛苦、煩惱,而要止息苦惱必須先止息使苦惱生起的因──貪、瞋、痴。

戒、定、慧就是幫助我們發現且拔除痛苦、煩惱的實修方法,佛陀依照這樣的方法如實修行,並將此法義教導眾生,這就是八正道。

進一步來說,心要達到非常清淨祥和、安穩平靜,並不是靠著各種宗教的儀式或道理解析,而是腳踏實地、次第次修地拔除雜染習氣,透過身口意去體悟自身的生命實相。



〈人格的高貴流露在身口意當中〉

方丈上人&慧空住持

了解「諸法空相」,親證到世間所有一切「終究是不可得」,體證「無住、無相、無執」的境界;知道依八正道-「戒定慧」來行持生活,不會變得「負面」-孤獨、無聊、悲哀、恐慌、無意義。反而因體證真相而法喜充滿,清楚意義價值的目標。開悟後,四處渡化眾生,讓生命活出出世「慈悲跟智慧」的意義幸福感。沒煩沒惱,寂靜而安詳!



一般的眾生都是受業報來輪迴的;若是開悟證果,乘「願力」再來者,沒有業力驅使,一來世間,貪、瞋、癡都修掉,來投胎就有「戒定慧」基礎,不用人教,就可以自學;很清楚身口意行的意志意向、價值意義與目標。很小的時候就有智慧度化他人,教人家消業障。

好比說,聽到他人說自己是「跛腳」(任何不願面對的…),若是一聽到就暴怒,罵人,不高興;沒辦法面對現實,帶著執著、怨恨的心態,那根本就是凡夫中的凡夫,自然痛苦不堪!

反過來說:「感謝你跟我說『我是跛腳』,讓我面對現實;我下輩子可能不會像你所說的這樣!因為我知道跛腳很不方便,所以,我現在這輩子我都會很注意身口意行的清淨與良善;我都希望大家不要像我這樣跛腳。雖然跛腳,但我心沒有殘廢,我的腦也沒有殘廢,而且,我內心度量很寬!你說我『跛腳』沒有錯,你說得很對!」

懂得緣起的「空性慧」,能放下,還能理性地回應:「你說我『跛腳』沒有錯,你說得很對。但是,這一句話比較粗魯,會傷人,這樣恐怕講對你很不利,養成壞習慣,怕你要落因果啊!你說到我,我不會打你,但是,如果你說到別人,可能會被揍了!」能坦然接受現實,不會以牙還牙,又能慈悲告誡對方:嘲笑別人是會惹禍的! 深刻體悟「緣起法」就是了解「因果」-「諸法因緣生、諸法因緣滅」的是非善惡的現象,修行成就這樣的當下智慧,自然能消災!



學員菩薩們分享:

目前自己的修為還不夠,往往境界來的時候,就是措手不及,然後慣性反應的模式-比較尖酸刻薄的話語都會說出去,而事後再煩惱、懊悔,總是解決不了問題。我想,境界來的當下,最重要的第一步,應該是「止息的功夫」。

就像師父剛才開示:在每一次的失敗當中,你必須如實知道自己的問題,能夠如實地承認自己的不足,你才有辦法,有機會可以真正獲得輕安自在。

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反思,發現自己止不住的原因是--因為自己很「自以為是」,自以為是對的,而且非常有自信支撐著;常常落入「是對方不對」這樣二元對立,所以,回話回得那麼快,而且又很尖銳。這也是師父常提醒的:沒有「病識感。我想,要看到自己的錯,其實並不容易,往往自己覺得沒有問題了,沒有可挑剔的時候,我就應該警醒!



佛陀為我們說的法就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。

*《雜阿含經》裡面佛陀也曾經告誡比丘們說,我們來出家的目的是什麼?難道你是為了躲避盜賊嗎?還是為了躲避世間上任何會傷害你生命的東西,而來出家的嗎?如果是為這樣而來出家的話,那只是把佛陀的僧團,當作一種「躲避的庇護所」,沒有辦法真正直面自己心靈的那種貪嗔癡,所出現的種種痛苦。如果不是為了熄滅貪嗔癡,那對於出家來說,在意義上就不大!

(*註:「諸善男子!汝不為王、賊所使,非負債人,不為恐怖,不為失命而出家,正為解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,汝等不為此而出家耶?」(雜272)



如果在四念處能夠如實依住的話,那我們才可能真正行於中道,對於所謂外境的五欲功德,我們就不是以一種貪著之心去做應對。

日前聽慧無法師分享一個故事:有一隻猴子一直生活在森林裡面,一天來到河邊,看到河水中有條魚,牠就用自己的想法說「魚啊!你在水中,會被水淹死啦!」,所以,牠就將那隻魚從河中撈起來,牠認為這是在救那隻魚,然後又看到那隻魚在地上翻騰跳來跳去(魚缺水很難過,努力掙扎),猴子用自己的想法解讀說:「喔!你看這隻魚有多高興! 在那邊跳來跳去,你看牠高興得手舞足蹈」,然後猴子就得意滿滿的跟魚說:「你也不用感謝我啦,舉手之勞,我先走了,拜拜…」。

這個故事讓人警覺到,師父常說的「我想我對,我說我對,我做我對」,以自我為中心,這樣的話,事實上根本是沒辦法救人,反而是在傷害別人,也沒有辦法去尊重對待一切外在的人事物。



〈如實正觀緣起〉

八正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的訓練,亦即戒、定、慧三學。「戒」是道德修養的訓練,戒絕所有不良的言語及行為。「定」是專注力的訓練,藉以展開念念分明的能力,進而能主導、控制自己的心念。「慧」就是智慧,即是開展清淨的洞察力,以便照見自身的本質;有了內觀的覺察,觀照自己的心念及本質,使得一切都可以看得很清楚。



方丈上人&慧空住持

事實上,八正道的開始是正見,完成也是正見,成就「無上正等正覺」的般若正見。然而如果沒有「如實的觀察」是不可能獲得正確的認知與見解。而「如實的觀察」是不斷回到時空的脈絡,回到人事物緣起的脈絡,離繫我執、我見、我慢所帶出來的觀察。

許多人在有限的時空,加上「自以為是」的認定去解讀當下看到的情境說「我有看到啊,那隻魚讓我撈起來後,在那邊跳來跳去,很是高興啊!」做出這樣的解讀(真是一大誤會!有時候蓋棺都還不一定能論定,更何況是一時一刻的現象!)



為什麼在八正道裡面「正業」的身口意,那麼的重要! 因為信息都是在身口意行。戒定慧俱足,身口意所表現出來的就會是符合緣起的活靈活現,整個緣起的真實都掌控,也不會有固化的知見。

就如一位禪師在冰天雪地的山林裡快要凍死了,所幸尋到一間杳無人煙寺廟,只有一位修淨土的法師駐守。

「我快凍死了!有沒有柴火呀?」禪師問

「都燒光了!」

「佛像是柴頭的(木頭)嗎?」禪師再問

「是啊!是柴頭」

「趕快把柴頭佛像搬來燒,要不然我就要凍死了!以後看要幾尊佛像,我再買給你!」禪師說

「那是佛祖,要尊敬!怎麼可以燒呢?」

「你剛才不是說那是『柴頭做的佛祖』?按呢,柴頭燒去,『佛祖』會死嗎?」」禪師再說

「不會啦!」

「拿來燒、拿來燒! 柴頭刻的佛祖燒掉,你說『佛祖』不會死啊!那我快凍死了!我會死啊!緊拿來燒,救我一條命有什麼不對呢?」

生命是無價的,人的生命是很可貴的!如果因為固化的尊敬,卻害了珍貴的生命,那個尊敬不是真理,沒有跟真理相應。禪師的作為有時跳脫禮教,卻不離真理。

當下所謂的相應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的自淨其意」。所有的境界,在當下能有覺智將「慣性的、固化的模式」止下來,讓自己有機會如理思惟,才能看得清楚實相(緣起相)。



如果「止不下來,又看不清楚」,衝突一定會起來,誤會也會一直加大。

有些人在還沒能看清楚的當下,他會先「止」,止掉「自己的我執、我見」,止掉「自己莫名的自信」,會止掉「那個與生俱來的貪嗔、我慢」帶出來的身口業,他能夠先止掉;不要惡口、不要兩舌、也不要妄語,這是「戒」,這叫「初斷不善業」。

但還必須繼續斷除「我執」,最後斷「蘊執」;「蘊執」就是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固化模式-性格模式(業識),不容易改變。這必須修到能「轉識成智」才可能!

<- 收合全文>